第 24 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禧寺位于金陵城南边, 历史悠久,数易其名,至今香火不断。
  年节时期每日都有不少香客来上香, 过了元宵人才少些,柳三娘便选在节后去天禧寺还愿。
  因着天禧寺不算远,柳三娘便携着盛景意步行前去,只带了立夏和另一个青衣小婢同行。
  天色晴好,四人边走边聊, 倒也不乏味,到了天禧寺, 柳三娘去了常去的偏殿,诚心诚意地跪在佛前点香。
  盛景意虽不信神佛,不过经历了两魂相融之事, 对鬼神便多了几分敬畏, 乖乖按着柳三娘的意思跪坐在旁边的蒲团上。
  柳三娘明显是个虔诚的信徒, 家伙很齐全,她一跪下,随行的青衣小婢便取出莲瓣鹊尾炉呈给她。
  盛景意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个时代的礼佛用具, 不由仔细打量起来。
  这莲瓣鹊尾炉顾名思义, 炉身做成莲瓣形, 像朵半开的莲花。
  莲花这东西, 不知什么时候起逐渐沾了佛性, 许多与佛教有关的东西都与莲结下了不解之缘。
  炉身左右还悬着两个同样做成莲形的香宝子, 是用来放香饼和香丸的地方。
  柳三娘打开香宝子的盖子,取出一块香饼放入炉中燃上, 手持炉柄合上眼念念有词地念起经文来。
  袅袅香烟自那莲瓣鹊尾炉中飘出, 使得殿内的气氛越发沉静庄严, 盛景意不好再胡思乱想,索性跟着闭上眼睛放空脑袋。
  不知是不是柳三娘自制的合香有安神效果,她不由自主地在满屋檀香之中打起盹来。
  等香饼烧完,柳三娘转头看向旁边正打瞌睡的盛景意,一时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这小孩果然没有佛性。
  这样也好,寻常女孩儿不必太有佛性,七情六欲俱全才正常。
  柳三娘轻声把盛景意唤醒。
  盛景意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瞧见柳三娘已经上完香,马上打起精神说道:“三娘,还完愿了?”
  她以前行程排得很紧,练就了到哪都能睡着的基本功,别说跪坐着睡了,站着她也能睡得很香。
  “还完了。”柳三娘起身带她走出偏殿。盛景意难得来天禧寺一趟,柳三娘便领着她在寺中走走,算是认认地方,往后再来也知道往哪走。
  盛景意对佛寺兴趣不是很大,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她也不急着走,只不紧不慢地跟在柳三娘身边认路。
  两人在寺中绕了一圈,把佛殿认了一遍,很快行至一片禅房外。
  柳三娘给盛景意介绍道:“这是佛寺给外客准备的,大多是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你自己来的话少往这边走。”
  盛景意点点头。
  这就是林老板招聘画扇人才的地方!
  时下佛道两家都昌盛得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只要出家便算是“斩断尘缘”,不必再管赋税徭役之事,有时候水灾旱灾或者战事一来,便有不少人出家避祸。
  只要这些人的出家人身份在官府备了案,还能让佛寺增加一定份额的田地。
  同样的,这些田地自然是不用交税的,所以一些香火鼎盛的大佛寺都有钱得很。
  事实上佛寺不仅很有钱,还很有群众基础。
  定时来礼佛上香的达官贵人信众自不必说,这部分人每年都心甘情愿地为佛寺贡献不少香油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