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2 / 4)
花媒婆得意洋洋道,“我跟那些难民打听的呗。”她叹了口气,“到啥时候,年轻人才能有活头。像我们这些老婆子,卖身都没人要。”
刚才还兴奋呢,这会儿又多愁善感上了,江舒涵有点无语,嗔了她一眼,“你呀,命好着呢,卖啥身呀。竟说些胡话。”
花媒婆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我就是随口说说。今儿运气好,我几个儿子找到短工了,到人家地里拔草。这秧苗里面杂草可多了,每隔一段时间都得拔一次。”
原身是北方人,那边种的都是高梁小麦,没种过水稻。但江舒涵小时候种过稻子,虽然大部分都忘了,但拔草还是记得的。
两人说话的功夫,老大两口子回来了。
花媒婆劝江舒涵,“明儿让你大儿子也去拔草吧。一天能得五文钱呢。能挣一点是一点儿。”
五文钱?居然连一颗白菜都买不到。这劳动力真够廉价的。
江舒涵很是嫌弃,柳大郎却是眼睛亮晶晶,凑过来问花媒婆,“花婶,大家找到活啦?”
“是啊,活不累,就到城郊拔草。这活让男人干都白瞎了。可惜呀,人家只要男人。”花媒婆拍着大腿,十分遗憾。她原想让几个儿媳妇也跟着一块去的。可惜人家不要女的。说女的干活不如男的干活有力气。
可把她气得够呛,拔草是啥力气活呀,男人女人不都一样干吗?可把他们给矫情的。
柳大郎心动了,“娘,我明儿也去吧。我们已经跟那些菜贩子说过了。”
张氏也十分渴望地看着婆婆,很希望她能答应。家里一直坐吃山空,整天闲在家也不是事啊。
江舒涵嘴角抽了抽,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
行了,爱去不去,反正他们自己乐意干,她还能怎么说?
吃完饭,花媒婆非要拽江舒涵一块出去看热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瞧瞧热闹。这些难民有南有北,说不定咱们也能遇到几个青州那边来的老乡。”
就是这句话,让江舒涵没再拒绝。将花儿交给张氏,她就跟着花媒婆一块出来了。
花媒婆没夸张。
整个县城的确很热闹。尤其是内城门这片空地,许多人牙子站在台上吆喝。
这些流民没有新户籍,不能随意走动。
如果是来投奔亲戚,人牙子就会派人去通知他们的亲属来领人。给点跑腿费,再到衙门交钱,办理新户籍就成。
如果没有亲戚,那就看你有没有功名。
只要你有功名,哪怕是童生,都给你办新户籍。
如果没有功名,那就花大价钱办新户籍。这个价钱一般家庭出不起。
出不起钱的家庭,那就对不起了,只能入贱籍,站在台子上,任人牙子吆喝。
“走过路过的乡亲们停下来看一看啦,这是一家子,男的可以种地,女的可以织布,小孩可以给家里孩子当小厮。”
花媒婆碰了碰江舒涵的胳膊,“这一家子不错,一家子都能干活。”
江舒涵头一回看到买卖人,有点不适应。可是她又一细想,卖身总比吃人强,至少也是一条活路。
江舒涵转变心态,看向台上的人,仔细打量几眼,摇了摇头,“要是真不错,这男的年龄也不大,为啥不去当兵呢?”
这男的估计以前没有吃过苦,没什么力气干重活,所以军队才不要。
花媒婆想想也是。 ↑返回顶部↑
刚才还兴奋呢,这会儿又多愁善感上了,江舒涵有点无语,嗔了她一眼,“你呀,命好着呢,卖啥身呀。竟说些胡话。”
花媒婆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我就是随口说说。今儿运气好,我几个儿子找到短工了,到人家地里拔草。这秧苗里面杂草可多了,每隔一段时间都得拔一次。”
原身是北方人,那边种的都是高梁小麦,没种过水稻。但江舒涵小时候种过稻子,虽然大部分都忘了,但拔草还是记得的。
两人说话的功夫,老大两口子回来了。
花媒婆劝江舒涵,“明儿让你大儿子也去拔草吧。一天能得五文钱呢。能挣一点是一点儿。”
五文钱?居然连一颗白菜都买不到。这劳动力真够廉价的。
江舒涵很是嫌弃,柳大郎却是眼睛亮晶晶,凑过来问花媒婆,“花婶,大家找到活啦?”
“是啊,活不累,就到城郊拔草。这活让男人干都白瞎了。可惜呀,人家只要男人。”花媒婆拍着大腿,十分遗憾。她原想让几个儿媳妇也跟着一块去的。可惜人家不要女的。说女的干活不如男的干活有力气。
可把她气得够呛,拔草是啥力气活呀,男人女人不都一样干吗?可把他们给矫情的。
柳大郎心动了,“娘,我明儿也去吧。我们已经跟那些菜贩子说过了。”
张氏也十分渴望地看着婆婆,很希望她能答应。家里一直坐吃山空,整天闲在家也不是事啊。
江舒涵嘴角抽了抽,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
行了,爱去不去,反正他们自己乐意干,她还能怎么说?
吃完饭,花媒婆非要拽江舒涵一块出去看热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瞧瞧热闹。这些难民有南有北,说不定咱们也能遇到几个青州那边来的老乡。”
就是这句话,让江舒涵没再拒绝。将花儿交给张氏,她就跟着花媒婆一块出来了。
花媒婆没夸张。
整个县城的确很热闹。尤其是内城门这片空地,许多人牙子站在台上吆喝。
这些流民没有新户籍,不能随意走动。
如果是来投奔亲戚,人牙子就会派人去通知他们的亲属来领人。给点跑腿费,再到衙门交钱,办理新户籍就成。
如果没有亲戚,那就看你有没有功名。
只要你有功名,哪怕是童生,都给你办新户籍。
如果没有功名,那就花大价钱办新户籍。这个价钱一般家庭出不起。
出不起钱的家庭,那就对不起了,只能入贱籍,站在台子上,任人牙子吆喝。
“走过路过的乡亲们停下来看一看啦,这是一家子,男的可以种地,女的可以织布,小孩可以给家里孩子当小厮。”
花媒婆碰了碰江舒涵的胳膊,“这一家子不错,一家子都能干活。”
江舒涵头一回看到买卖人,有点不适应。可是她又一细想,卖身总比吃人强,至少也是一条活路。
江舒涵转变心态,看向台上的人,仔细打量几眼,摇了摇头,“要是真不错,这男的年龄也不大,为啥不去当兵呢?”
这男的估计以前没有吃过苦,没什么力气干重活,所以军队才不要。
花媒婆想想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