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镜苦狱(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鹿辞已是记不清方才在甬道中路过了多少间牢房,但能估测没有上百也有几十,照这么算来,若是这岩山每一层都和他所在的那层一样,那么牢房总数应该足有上千之多。
  一路行至岩山山顶,眼前出现的是一处宽大平台,平台上同样也有守卫,围绕着台顶站成一圈,面朝八方。
  此处已是整座孤岛的最高点,放眼望去乌云压顶,周围是浩瀚无边的深海,狂风怒吼,裹挟着汹涌海水翻卷成巨浪拍击着海岛边缘的岩石。
  无涯苦海,名不虚传。
  这里仿佛是一块存在于天地罅隙中被人遗忘的海域,黑暗凶险,孤立无援。
  两名狱卒此时已是到了平台正中,回头见鹿辞又在发呆,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有些困惑。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在他们看来,眼前这犯人已是经历过两次提审,此刻却频频停步观望,表现得如同初来乍到一般,活像是在拖延时间。
  思及此处,其中一人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宋钟!”
  鹿辞闻声回神,这才发现平台正中有一座如同凉亭般的四方建筑,与凉亭唯一不同的便是它乃是平顶而非伞顶。
  两名狱卒此刻已是站在了亭中,让出了中间的位置示意他过去。
  鹿辞不由疑惑:这地方难道就是审讯之处?那主审之人呢?难不成就是这俩狱卒?
  虽是这么想着,脚下却没再耽搁,拖着脚链快步走到亭中二人之间。
  他甫一站定,左边狱卒立即抬手在一旁立柱上轻轻叩了三下。
  鹿辞还没明白这是何用意,脚下忽有震动之感传来,紧接着整个亭子震颤了几下,突然向下沉去!
  ※※※※※※※※※※※※※※※※※※※※
  【悬镜台】
  “悬镜”二字来源于“秦镜高悬”,也就是影视剧中常出现在府衙匾额上的“明镜高悬”。
  《西京杂记》里有一段记述,译成白话的大意是:秦都咸阳宫里有一面方镜,当人正着站在它面前时,它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当人以手抚心时,它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当人患病时,它能照出症结所在。
  这面镜子被称作“秦镜”或“咸阳镜”,秦始皇常以这面镜子来辨别臣下的忠奸,判断他们是否有异心,所以后世就用“秦镜高悬”或“明镜高悬”来形容明辨善恶是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