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4)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杨文甫惊才绝艳,只弱冠之龄便傲视群雄,场场都拔得头筹,乃大齐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爷。
听闻这状元爷不仅文采旷烁古今,人也生得高挑俊朗,端的是玉树临风貌若潘安,连皇帝都忍不住在殿试的时候夸赞他是玉面状元郎,可见风头之盛。
虽说这杨文甫并非世家出身,但也是一从五品的官家嫡子,虽其父并无实职,只拜了个朝请大夫的文散官,但杨家家风慎严,在雍州极有盛名。
都说文人皆风流,这状元爷在入京赶考的时候,温书温累了,闲来无事便在寄居的客栈楼下的饭馆包间的墙上提了一副上联。
上联曰:“寸土建寺,寺旁言诗,诗曰:风月来帆归古寺。”
可惜杨文甫入住的客栈小有名气,这墙上题诗作赋的十分多,于是,他所提的上联便被淹没在一干龙飞凤舞的字迹里了。
等了许久没见有人对上下联,杨文甫小有失落,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待到放榜那日,却意外发现竟有人对了下联。
只见一排清秀的小字写于其下。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杨文甫只觉得此对甚妙,登时惊为天人,又问了一番这对子是何人所对,想结识一番。可惜那饭馆里每日迎来送往的,店小二谁会有心思记得这种小事?
杨文甫甚是失望,但因要参加最后的殿试,也只能暂时作罢。
在琼林宴上,皇帝倒是问起了杨文甫的婚事,毕竟这次放榜的三甲,也就只有这玉面状元郎是尚未婚配的。
杨文甫当下便说只想求得知心人,能陪自己谈风弄月诗说古今,但可惜至今为止还没遇上能让他心动的女子,所以婚事便只能一拖再拖。如今见皇帝提起,杨文甫倒也顺水推舟地请了一道圣旨,说是日后若遇上心仪之人,还想请皇上下旨赐婚以全心愿。
皇帝那日龙心大悦,自然无不可地应下了。
谁知那杨文甫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心里还是时刻记挂着那个对出了绝妙好对的人。于是派人多方打听,这才知道原来那日是孔府九小姐礼佛回来半路在那饭馆包间用了饭,见了他所提的上联,便将下联对了出来。
杨文甫得知此事后,又四处寻了孔九小姐的墨宝比对了一番,确定了那下联所提之字果然出于孔九小姐之手,大喜过望后便上书求皇帝赐婚。
皇帝接到了杨文甫的陈请表之后立刻犯了难——这孔九小姐前不久不是才被太后指给了聂家的嫡子么?
可杨文甫说了,皇帝答应给他指婚是在太后下懿旨之前,只不过他当时因为没能查出对出下联的佳人是谁,所以才不得不拖到现在。
但无论怎么说,太后下的懿旨确实在先,但皇帝在百官面前的金口玉言却也不好更改,且若要论个高低,圣旨还是要比懿旨重一些的。
皇帝如今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夹在这三家人之间只觉得为难——聂家和孔家的门户更匹配些,可杨文甫和孔恩霈却是难得的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也是门珠联璧合的好婚事。
皇帝这一犯难,便索性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孔家。
既然是两男争一女,那便让孔承旨自己擦亮眼睛好好挑选自己的未来女婿吧!
第124章
皇帝老儿的话一传到孔府里,把所有人都给炸懵了。
这孔聂两家的婚事,原本在大家眼里已经是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的了,除非聂定远和孔恩霈死一个,否则这门婚事是结定了。
谁想现下被那金光闪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横插一杠,竟生出了这么大的变数来。
这事情让孔老爷也犯了难,但既然皇帝的口谕都已经传达过来了,那就不是嘴上说说就过的事,是得好好思量的。
若放在没出木兰围场的闹剧之前,孔老爷对与聂家结亲一事倒是十分满意的。
虽说聂定远是武将,但身上已经有了自己攒下的军功,年纪轻轻就封了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且只要不出意外,待聂定远的父亲聂安国接任冀州节度使,那聂定远就会转任承宣使节度留后。日后,从二品节度使的位置也是要交到他手上的。 ↑返回顶部↑
听闻这状元爷不仅文采旷烁古今,人也生得高挑俊朗,端的是玉树临风貌若潘安,连皇帝都忍不住在殿试的时候夸赞他是玉面状元郎,可见风头之盛。
虽说这杨文甫并非世家出身,但也是一从五品的官家嫡子,虽其父并无实职,只拜了个朝请大夫的文散官,但杨家家风慎严,在雍州极有盛名。
都说文人皆风流,这状元爷在入京赶考的时候,温书温累了,闲来无事便在寄居的客栈楼下的饭馆包间的墙上提了一副上联。
上联曰:“寸土建寺,寺旁言诗,诗曰:风月来帆归古寺。”
可惜杨文甫入住的客栈小有名气,这墙上题诗作赋的十分多,于是,他所提的上联便被淹没在一干龙飞凤舞的字迹里了。
等了许久没见有人对上下联,杨文甫小有失落,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待到放榜那日,却意外发现竟有人对了下联。
只见一排清秀的小字写于其下。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杨文甫只觉得此对甚妙,登时惊为天人,又问了一番这对子是何人所对,想结识一番。可惜那饭馆里每日迎来送往的,店小二谁会有心思记得这种小事?
杨文甫甚是失望,但因要参加最后的殿试,也只能暂时作罢。
在琼林宴上,皇帝倒是问起了杨文甫的婚事,毕竟这次放榜的三甲,也就只有这玉面状元郎是尚未婚配的。
杨文甫当下便说只想求得知心人,能陪自己谈风弄月诗说古今,但可惜至今为止还没遇上能让他心动的女子,所以婚事便只能一拖再拖。如今见皇帝提起,杨文甫倒也顺水推舟地请了一道圣旨,说是日后若遇上心仪之人,还想请皇上下旨赐婚以全心愿。
皇帝那日龙心大悦,自然无不可地应下了。
谁知那杨文甫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心里还是时刻记挂着那个对出了绝妙好对的人。于是派人多方打听,这才知道原来那日是孔府九小姐礼佛回来半路在那饭馆包间用了饭,见了他所提的上联,便将下联对了出来。
杨文甫得知此事后,又四处寻了孔九小姐的墨宝比对了一番,确定了那下联所提之字果然出于孔九小姐之手,大喜过望后便上书求皇帝赐婚。
皇帝接到了杨文甫的陈请表之后立刻犯了难——这孔九小姐前不久不是才被太后指给了聂家的嫡子么?
可杨文甫说了,皇帝答应给他指婚是在太后下懿旨之前,只不过他当时因为没能查出对出下联的佳人是谁,所以才不得不拖到现在。
但无论怎么说,太后下的懿旨确实在先,但皇帝在百官面前的金口玉言却也不好更改,且若要论个高低,圣旨还是要比懿旨重一些的。
皇帝如今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夹在这三家人之间只觉得为难——聂家和孔家的门户更匹配些,可杨文甫和孔恩霈却是难得的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也是门珠联璧合的好婚事。
皇帝这一犯难,便索性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孔家。
既然是两男争一女,那便让孔承旨自己擦亮眼睛好好挑选自己的未来女婿吧!
第124章
皇帝老儿的话一传到孔府里,把所有人都给炸懵了。
这孔聂两家的婚事,原本在大家眼里已经是没有丝毫回旋余地的了,除非聂定远和孔恩霈死一个,否则这门婚事是结定了。
谁想现下被那金光闪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横插一杠,竟生出了这么大的变数来。
这事情让孔老爷也犯了难,但既然皇帝的口谕都已经传达过来了,那就不是嘴上说说就过的事,是得好好思量的。
若放在没出木兰围场的闹剧之前,孔老爷对与聂家结亲一事倒是十分满意的。
虽说聂定远是武将,但身上已经有了自己攒下的军功,年纪轻轻就封了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且只要不出意外,待聂定远的父亲聂安国接任冀州节度使,那聂定远就会转任承宣使节度留后。日后,从二品节度使的位置也是要交到他手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