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今日杀得宁道奇(2 / 3)
沈落雁柔声说着:“中原统一,是天下大事,周围群夷无不恐惧,隋统一后,突厥虽分裂,但是仍旧对中原加以分化收买,你看北方群雄,谁不为之臣属?子陵啊,李阀起事之初,就得突厥兵马之助,而杨广之死,也是其联合攻击,时至今日,你还不悟吗?李阀身为胡种之后,自是别族,其心必异。”
徐子陵心中一沉,说着:“那北方,多以胡人混血,又如何处置?”
“子陵啊,你向来不读书,所以不知道。”
“五胡以来,胡族为兵,汉族为农,这是常理,而北地多国,相互讨伐,兵员战死者众,其中多胡人,而汉族务农,反而得之修养生息,论混血,真的十不存一,多半在门阀。”
“高丽自魏晋以来,趁中原内乱而向西北扩张,占据了辽河,辽河位居中原与突厥势力的交界点,对中原王朝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原只要控制了辽河流域,也便可以控制东胡各族,如此便可斩断突厥之左膀右臂,进而构成夹击突厥的有利形势。”
“而高丽占据了辽河流域之后,不但由此获得了肥沃农田,实力大涨。更以辽河为基地,开始将东胡各族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手里,形成了突厥与中原之外的强大势力,如果再有时间发展,必可威胁到中原。”
“有高丽在,契丹、靺鞨就难以安抚,如果高丽与突厥相勾结,无论谁居中原,将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大业三年,高丽使节赶去见启民可汗,显示二方面有联合之势,正因为这样,杨广才下诏讨伐高丽——子陵啊,中原再不许再来一次五胡之乱,再不许有强敌安卧于身,在此大是大非之间,希望你能够以汉人的身份,多明白自己的归属。”
“傅君婥自高丽前来,一是看有没有机会刺杀圣上,二是看得本朝虚实,她沿途而来,已经连连刺杀数位官员,好得乱局,让汉人自相残杀,本朝此时,还可容她,但是如她再继续下去,只有倾尽一切力量,将其杀死。”
徐子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现在他已经年长,当然明白,傅君婥自高丽前来,的确不安好心,可是自一眼看见她之后,就难以忘怀,这种心情难以描述,更无法说出,定了定神,只是说着:“傅采林,武功集中土、酉域、高丽之大成,自出枢机,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故能与雄霸西域的武尊毕玄、散真人宁道奇并称当世三大宗师,如是杀了此女,激怒了傅采林,不知贵国如何应付?”
“傅采林当然了得,不过,比之石之轩如何?而且,上次四大圣僧率三千僧兵,突击薛举,结果呢?三千尽折,四大圣僧也折其一,可见宗师虽强,安能万人敌?傅采林如敢亲身前来中原,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沈落雁眸中露出异采,终于说到了最后一句关键的话:“你可知道,圣上武功,已晋宗师之境。”
这句话一出,徐子陵终于保持不了平静的心,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徐子陵深吸一囗气,凝神专志,金黄月色落于舟上,感受着夜风拂过引起的气流变化,露出一丝笑意,轻轻的说着:“落雁跟我说这样多,到底是何意呢?”
沈落雁长身立起,笑的说着:“说了这样多,子陵终于明白啦!这其实是圣上要我对你所说,只希望子陵能够多明白一些,多考虑一些,别为局中所迷,作出不可挽回事情,你可知道,就在此时,圣上已经约见了宁道奇。”
“当日,宁道奇约见宋缺,今日,圣上召见宁道奇,这是最后一点面对面谈判机会,是生是死,是敌是友,都会在今夜,分个清楚。”
而在此时,不在船上,是在宫廷,六角亭,小桥流水、疏竹而生。
宁道奇漫步而上,似乎一个老者,在此悠闲而游。
他心知,只要入得宫廷,以他武功,也再难冲出去,但是,一无所惧的举步踏入这树木扶疏的庭园中。
院中只有二人,都是少年。
杨宣凝坐在小亭中,月色遍洒满园,正在就着月色喝茶,月光在衣上,变幻出无数的斑斓的色彩来。
身穿便服,纤尘不染,昂俯之间,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大度。
虽是喝茶,但是动静之间,他似乎成为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而下,大地精气,由脚下而上。
一时之间,这庭院之中,万事万物,都潜移默化之中。
星空一点星光,大如明珠,照耀其上。
而另一个少年,虽然坐在一边,但是淡然自化,悠然从容,翩然青衣,正坐在琴前,叮叮咚咚的弹着琴。
琴音淡泊宁静,一时之间,流水行云,鸟翔低鸣,深谷流泉,只听少年散歌而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宁道奇默然,过去一生,重现心田,等过了许久,琴声已停,才说着:“杨宣凝,如今南北战乱,你又有何道?”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有天地之厚德,朕不远天地,天地自爱朕,朕不弃民,民自养朕,天子何论其它?据说当年文帝在世时,身敬诸佛,所以身有五彩,又有转轮王法器,一开一合,奥妙无比,但是这已是外道邪道,我受天命,自当唯天唯地唯民,除此无它。”杨宣凝徐徐而说,当日登基,受天地感应,得传国玉玺之助,而得宗师境界。
“天者,玄也,地者,黄也,人者,德也,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此真是厚德之法,杨宣凝啊,想不到悟得天子玄黄大道。”宁道奇说完凝视夜空,沉吟许久,这是他与杨宣凝第二次见面,见面之前,各有敌意,但是见面之后,却各自钦佩。
又对着李淳风说着:“我观你弹琴,已进窥自然之道,何其居于庙堂之上哉?” ↑返回顶部↑
徐子陵心中一沉,说着:“那北方,多以胡人混血,又如何处置?”
“子陵啊,你向来不读书,所以不知道。”
“五胡以来,胡族为兵,汉族为农,这是常理,而北地多国,相互讨伐,兵员战死者众,其中多胡人,而汉族务农,反而得之修养生息,论混血,真的十不存一,多半在门阀。”
“高丽自魏晋以来,趁中原内乱而向西北扩张,占据了辽河,辽河位居中原与突厥势力的交界点,对中原王朝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原只要控制了辽河流域,也便可以控制东胡各族,如此便可斩断突厥之左膀右臂,进而构成夹击突厥的有利形势。”
“而高丽占据了辽河流域之后,不但由此获得了肥沃农田,实力大涨。更以辽河为基地,开始将东胡各族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手里,形成了突厥与中原之外的强大势力,如果再有时间发展,必可威胁到中原。”
“有高丽在,契丹、靺鞨就难以安抚,如果高丽与突厥相勾结,无论谁居中原,将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大业三年,高丽使节赶去见启民可汗,显示二方面有联合之势,正因为这样,杨广才下诏讨伐高丽——子陵啊,中原再不许再来一次五胡之乱,再不许有强敌安卧于身,在此大是大非之间,希望你能够以汉人的身份,多明白自己的归属。”
“傅君婥自高丽前来,一是看有没有机会刺杀圣上,二是看得本朝虚实,她沿途而来,已经连连刺杀数位官员,好得乱局,让汉人自相残杀,本朝此时,还可容她,但是如她再继续下去,只有倾尽一切力量,将其杀死。”
徐子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现在他已经年长,当然明白,傅君婥自高丽前来,的确不安好心,可是自一眼看见她之后,就难以忘怀,这种心情难以描述,更无法说出,定了定神,只是说着:“傅采林,武功集中土、酉域、高丽之大成,自出枢机,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故能与雄霸西域的武尊毕玄、散真人宁道奇并称当世三大宗师,如是杀了此女,激怒了傅采林,不知贵国如何应付?”
“傅采林当然了得,不过,比之石之轩如何?而且,上次四大圣僧率三千僧兵,突击薛举,结果呢?三千尽折,四大圣僧也折其一,可见宗师虽强,安能万人敌?傅采林如敢亲身前来中原,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沈落雁眸中露出异采,终于说到了最后一句关键的话:“你可知道,圣上武功,已晋宗师之境。”
这句话一出,徐子陵终于保持不了平静的心,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徐子陵深吸一囗气,凝神专志,金黄月色落于舟上,感受着夜风拂过引起的气流变化,露出一丝笑意,轻轻的说着:“落雁跟我说这样多,到底是何意呢?”
沈落雁长身立起,笑的说着:“说了这样多,子陵终于明白啦!这其实是圣上要我对你所说,只希望子陵能够多明白一些,多考虑一些,别为局中所迷,作出不可挽回事情,你可知道,就在此时,圣上已经约见了宁道奇。”
“当日,宁道奇约见宋缺,今日,圣上召见宁道奇,这是最后一点面对面谈判机会,是生是死,是敌是友,都会在今夜,分个清楚。”
而在此时,不在船上,是在宫廷,六角亭,小桥流水、疏竹而生。
宁道奇漫步而上,似乎一个老者,在此悠闲而游。
他心知,只要入得宫廷,以他武功,也再难冲出去,但是,一无所惧的举步踏入这树木扶疏的庭园中。
院中只有二人,都是少年。
杨宣凝坐在小亭中,月色遍洒满园,正在就着月色喝茶,月光在衣上,变幻出无数的斑斓的色彩来。
身穿便服,纤尘不染,昂俯之间,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大度。
虽是喝茶,但是动静之间,他似乎成为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而下,大地精气,由脚下而上。
一时之间,这庭院之中,万事万物,都潜移默化之中。
星空一点星光,大如明珠,照耀其上。
而另一个少年,虽然坐在一边,但是淡然自化,悠然从容,翩然青衣,正坐在琴前,叮叮咚咚的弹着琴。
琴音淡泊宁静,一时之间,流水行云,鸟翔低鸣,深谷流泉,只听少年散歌而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宁道奇默然,过去一生,重现心田,等过了许久,琴声已停,才说着:“杨宣凝,如今南北战乱,你又有何道?”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有天地之厚德,朕不远天地,天地自爱朕,朕不弃民,民自养朕,天子何论其它?据说当年文帝在世时,身敬诸佛,所以身有五彩,又有转轮王法器,一开一合,奥妙无比,但是这已是外道邪道,我受天命,自当唯天唯地唯民,除此无它。”杨宣凝徐徐而说,当日登基,受天地感应,得传国玉玺之助,而得宗师境界。
“天者,玄也,地者,黄也,人者,德也,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此真是厚德之法,杨宣凝啊,想不到悟得天子玄黄大道。”宁道奇说完凝视夜空,沉吟许久,这是他与杨宣凝第二次见面,见面之前,各有敌意,但是见面之后,却各自钦佩。
又对着李淳风说着:“我观你弹琴,已进窥自然之道,何其居于庙堂之上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