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一部分时,一直耐心听着的赵天远稍作打断:
  “在你的计划中,‘y’和‘s’两个系列的产品除了直接在房子中预装售卖,也能用在出租屋中?”
  “是有这样的打算。”
  “做品质出租的概念我能理解。一线城市的酒店式公寓就是例子,不少白领和商务人士在租房中有更精致更便捷的需求,年轻的‘y’系列的成功是可以预见的;但年老的‘s’,它和出租房的目标群体是相背而驰,你要怎么在出租房中推广‘s’系列?”
  “准确的说,‘s’系列并不在酒店式的公寓中推广,我希望它们放入成熟的小区之中。”
  “成熟的小区?”赵天远咀嚼着这个名词。
  “有完善医疗设施,有照护人员,住进去的老人可以在交付租金的同时获得一份身体体检,同时享受照护人员预约上门服务。”
  “分散式嵌入小区型老年公寓?”赵天远听明白了。
  老年公寓也算是近年比较热门比较新兴的一种养老模式了,算是一站式老年生活护理,老人住进老年公寓后,从能够完全自理到完全不能自理,都有相对应的照顾措施,概念是全方位的为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让老年人安心在这里走完最后一程。
  “是这个意思。”俞适野点点头。
  “落足点在哪里?”赵天远颇不客气,“老年公寓是有自己的医疗中心或合作的医疗中心的,你的呢,医疗、管理、人才储备跟得上吗?如果跟不上,谈什么养老?”
  “近。”
  “什么?”
  “近。”
  俞适野提出的方法当然有很多的问题,但再多的问题掩不去一个优点——而这一优点足以弥补其他任何缺点。
  老人离孩子近。
  患病的老人离想要照顾他们的孩子近。
  当初,他和温别玉就是设想着能这样照顾温别玉的爷爷的,近点,再近点,也许不能时时陪伴,但能够便捷地见到老人,照料老人。
  ……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这个想法没有实现。
  俞适野眉峰轻轻一皱,心曲乱了一瞬,他强硬地将自己的思绪从温别玉爷爷身上挪开,转到了在日本时遇见的老人身上。
  这一最初的想法在他自己也经历了很多事之后,几乎遗忘,直到见着居酒屋的店老板,才倏地重燃在他心中。
  以租代售,同时附赠专业级别的照料,在降低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在大城市成本的同时,提高两者一同生活的可能性。
  这能成功吗?
  其实俞适野自己也不确定。
  只是他很早很早以前……就曾这样期待过。
  俞适野继续说:“一线城市寸土寸金,养老基地都设在郊区,平常忙着工作的子女一个月能有几次去郊区看老人的机会?但如果,老人的养老地就在同一个小区的不同楼宇呢?”
  赵天远跟上了俞适野的思路。
  郊区的养老院,一个月能去两三次,已经算是跑得很勤了;而一旦把老人的养老地换成同个小区或附近小区,那吃完饭遛个弯,一星期三五次也不算多。
  绕明白了这一点,赵天远完全了解了俞适野这个点子的力量,一时心头大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