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的喂小的吃得差不多了,让他自己拿着糕饼啃,然后才转过来吃自己的,边吃边跟林悠说话。
  别看他小小年纪,不知肚子里是真有点学问,还是带着弟弟走南闯北多了,遣词用句居然还挺顺溜。
  “这种事多的很,积善堂的门槛儿太高,也就说得好听,看着好看,里头干事一个个跟衙门里的官差似的,想从他们那里讨点儿吃的可不容易呢。”大孩子如是说。
  这确实有点意想不到。
  韩霁问那孩子:
  “你几岁了,哪里人?”
  那孩子吃饭空档,爽直回答,一点不怕人:
  “我十一,我弟弟四岁半,我们是邰州人,一年前家里发大水,我们爹娘把我和弟弟送上岸自己死水里了,我就背着我弟弟来了京城,反正是要讨饭了,不如到京城来讨,像您们这样的贵人多,好歹先混口饭吃,等我再大点儿就去码头搬沙袋。”
  韩霁问:
  “你叫什么?”
  那孩子回:“我叫周奇,我弟弟叫周放。”
  说完这些后,周奇碗里的豆腐脑见了底,他把碗举高了恨不得把里面的汤也舔干净,见弟弟碗里还有两口剩的,也全都扒拉进嘴里,吃完问弟弟:
  “吃好了吗?”
  弟弟点点头:“嗯。”
  周奇就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糕饼,这些林悠刚才已经全给了他们,周奇道谢后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林悠问他:“你不吃点糕饼,豆腐脑儿饿的快。”
  周奇把糕饼重新包好,说:
  “我们那破庙里还有好几个孩子没饭吃,我好歹喝了碗热的,这些带回去给他们吃。”
  说着,周奇从糕饼袋里拿出两块递给弟弟:
  “放兜里,藏好了,晚上饿的时候吃。”
  弟弟接过糕点,低下头认认真真的把它们塞进自己最里面的衣兜里,然后冲着周奇傻笑,周奇在他头上摸了两下,对林悠和韩霁鞠躬道谢后,牵着弟弟走了。
  林悠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长叹一声。
  任何时代都有弱小可怜的人,一次救助并不能帮他们重获新生,所以福利机构就显得尤其重要,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才是福利机构值得存在的根本原因。
  但从古至今,能真正把福利事业做好的又有多少呢。
  现代有监管,尚且会出现很多纰漏,古代这边各种消息滞缓,人员流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就算是朝廷出面,也未必能做得多好。
  而积善堂和济世堂虽然在民间广布,可她们募集到的那些钱,有多少是真正用在穷苦老百姓身上的呢?
  **
  回去的路上,林悠有意在街上寻找那些乞讨人的身影,也许是孕妇效应,也许是她从前没有在意过这些,总之隔一段路就能看见在街上乞讨的人。
  周奇和周放两个乞讨的孩子给林悠的感触太深,竟让她想起了一件事。
  原著中,在永平侯对洛婉婷下药情节之后,京城中就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