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子照三年,明州水患,六万百姓流离失所,半数涌向京城。
  因为突然涌来的难民人数太多,守城官兵只得将京城十六道城门关了十道,却还是有难民混入,在城中偷窃抢夺杀人,那阵子城中百姓怨声载道,人人埋怨朝廷不会办事,家家闭锁门庭。
  终于等到朝廷拨款下去安置灾民,为他们开仓放粮,灾民们却因聚众时间太长,人口太密集而爆发出了时役。
  时役凶猛,各种病疫并发,人传人,狗传狗,狗传人,最终转成瘟疫,死了好多人。
  明州水患不仅冲毁了明州百姓的家园,也让那一年的京城都笼上了一层灰暗。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男女主感情刚刚起步,韩霁也不是如今的模样,他还在户部任同知,也就是宓敬如今在做的事情。
  正是因为难民涌入京城,爆发瘟疫,死伤无数这件事让韩霁看到了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勾起了他兼济天下之心,为他后面成为一代首辅良臣奠定下基础。
  故事是残酷的,作者为了让主角成长,心智成熟,可以随手制造出一个大事件,尽管书中对这事件没有详细描写,只有几行字——
  灾民流离失所,治安混乱不堪,有乱民集结城外意图破城,五月初爆发瘟疫,届时病尸遍地,饿殍无数。
  再怎么轻描淡写,对于身在局中的林悠和众多眼前存在的人而言都是即将要面临的超大事件。
  林悠一路的沉默让韩霁察觉到她情绪异常,问道:
  “还在想那对兄弟?”
  林悠点头:“这天下的小乞丐不止周奇周放两兄弟,还有很多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三餐不继。”
  “嗯,是有很多。”韩霁说。
  林悠回过头看着韩霁,对他认真问道:“韩霁,你觉得明年的年程好不好?”
  韩霁不解:“为何这么说?”
  林悠让他看街上的乞丐:“感觉街上的行乞的人变多了。”
  韩霁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这条宽阔得足以容纳二十几匹马并驾齐驱的御街两侧,店铺云集,人头攒动,但在这盛况之下,的确有不少衣衫褴褛的人穿梭其中,不时颠动着他们手里残破缺角的钵碗,乞求得到一些怜悯。
  京城从来都是繁华鼎盛的,这里拥有这最好的资源配给,家家户户皆有富余,到处歌舞升平。
  可这天下并不是只有京城,西宋幅员辽阔,京城的日子好过,其他地方的日子也同样好过吗?
  似乎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韩霁,我觉得行乞之人变多绝对不是好事,说不定会有一场大灾难,冬日积雪许会引起雪崩,春日涨潮许会引发大水,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林悠说。
  “天灾人祸,谁也阻止不了发生,我们能做什么?”韩霁说。
  “马上过冬了,多准备些粮食、衣物、药材总是可以的。”林悠说。
  韩霁没怎么考虑便给予林悠这个意见最大的支持:
  “可以。就算没有大灾难,多备点这些东西,过年前后也可以到各大寺庙去办施舍。”
  “我记得小时候,我娘逢年过节要么施粥,要么施药……有一年大冬天,大雪纷飞,我还跟她在白云观外施了一回冬衣呢。”
  “那时候,好些人围着我们道谢,说我们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对穷困潦倒的人而言,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的就是观音菩萨。”
  林悠伸手握住韩霁的手,把他从回忆中拉回。
  两手交握,韩霁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